应用范围:适用于交流 50/60Hz、电压 380V 及以下,直流电压 240V 及以下的自动控制电路,用于在预定时间接通或断开电路。
工作环境:海拔不超过 2000 米;环境温度不高于 + 40°C 且不低于 - 5°C;额定控制电源电压的变化范围为额定电压的 85%-110%;安装在无爆炸性介质、介质中不含导致金属腐蚀或损坏绝缘的气体或导电粉尘,且不受雨雪侵蚀的场所。
结构特点与工作原理:采用中规模集成电路,LED 发光二极管指示,数字拨码开关预设,具有设置方便、运行稳定可靠、延时精度高、体积小等特点。
主要技术参数:
额定绝缘电压:AC380V。
额定冲击耐受电压:AC2.5kV。
额定控制电源电压:交流有 380V、220V、127V、110V、36V、24V、12V 等;直流有 220V、127V、110V、36V、24V、12V 等;还有 AC/DC24V-48V、AC/DC100V-240V 等。
AC-15 额定工作电压和电流:Ue 为 AC380V 时,Ie 为 0.95A;Ue 为 AC240V 时,Ie 为 1.5A;Ue 为 AC120V 时,Ie 为 3A。
阻性电流:5A。
触点容量:AC250V 3A(阻性)。
机械寿命:≥100 万次。
电气寿命:≥10 万次。
型号含义:延迟类型中,无代码表示通电延时,D 表示断电延时。
与短路保护装置配合:推荐 RT16-00、6A 熔断器作为短路保护装置(SCPD),采用 “1” 型基本保护,以确保继电器在短路时不会对人员或设备造成危险,且在零件修复或更换前不允许连续工作。若选择不同型号的熔断器保护装置,可能会导致原有配合失效
JS14P 主要由电源电路、延时电路、触发电路、输出执行机构(触点) 四部分组成:
电源电路:将外部输入电压(如 AC220V、DC24V 等)转换为继电器内部工作所需的低压直流电源(通常为 5V 或 12V),为延时电路和控制电路供电。
延时电路:核心是RC 充放电电路(电阻 R + 电容 C)或专用延时芯片,通过调整 RC 参数或芯片设定值,控制延时时间。
触发电路:接收延时电路的信号,当延时时间到达时,触发执行机构动作。
输出执行机构:包括电磁式触点(常开 / 常闭),由触发电路控制其通断状态。

JS14P 默认是通电延时型(即线圈通电后,触点延迟一段时间动作),具体过程如下:
线圈通电阶段当外部电源接入继电器线圈时,电源电路开始工作,为内部电路供电。此时,延时电路中的电容开始充电(或延时芯片开始计时),触点保持初始状态:
延时计时阶段电容充电过程中,电压逐渐升高(或芯片内部计数器开始计数)。延时时间的长短由面板上的拨码开关(或旋钮)设定(JS14P 的延时范围通常为 0.1 秒~99.9 秒,不同型号可调整):
延时结束,触点动作当电容充电电压达到触发电路的阈值(或芯片计时达到设定值)时,触发电路输出信号,驱动内部电磁机构动作:
线圈断电后复位当外部电源断开(线圈断电)时,电容通过放电回路快速放电(或芯片复位),电磁机构失去磁力,触点在弹簧作用下恢复初始状态(常开断开、常闭闭合),等待下一次通电触发。
JS14P 的延时精度主要依赖RC 充放电特性:
电容充电时间公式为:(t = R times C times ln(frac{U}{U-U_t}))(其中t为延时时间,R为电阻,C为电容,U为电源电压,(U_t)为触发阈值电压)。
拨码开关改变的是电阻R的阻值:阻值越大,充电时间越长,延时时间越长;反之则延时时间越短。
相比传统机械延时继电器(如气囊式),电子 RC 电路的延时精度更高(误差通常≤±5%),且受环境温度、振动的影响更小。
若 JS14P 标注 “D”(如 JS14P-D),则为断电延时型,工作原理略有不同:
线圈通电时,触点立即动作(常开闭合、常闭断开),同时电容充电;
线圈断电后,电容开始放电,延时电路继续工作,触点保持动作状态;
放电结束后,触点复位(恢复初始状态),延时时间为线圈断电到触点复位的间隔
JS14P
GV2-RS21C
69286 MASTERPACT NT/NW
XCMD2145L1
U31EKTH ACG
FD-235HS
MTN6212-4019
KVGC20201V21GEC
MULTI9 C65HC20 20A 4P C类
MULTI9 C65HC40 40A 3P C类
